新闻

首页 > 焦点新闻 > 正文

余敏明主持召开学校“课程思政”建设调研及研讨会

来源:教务处 作者:张晓亮  日期:2019-05-07  审核:新闻中心  点击:

【本网讯】5月6日下午,余敏明校长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学校“课程思政”建设调研及研讨会。副校长何建新,党委组织部、党委宣传部、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教务处,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部分教学单位党政领导代表、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。

会议现场

何建新回顾与简述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、全国教育大会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近年来关于推进“课程思政”建设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相关要求,组织参会代表围绕切实提高课程育人质量、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展开深入研讨与座谈。

各参会代表分别从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思路、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、专业思政示范课教学改革以及教师全面育人能力建设要求、专业思政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,并就教职员工全员育人、思政教师相对固定到专业进行授课、结合专业的行业(产业)案例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等机制措施进行了初步讨论与探究。

何建新谈到,“课程思政”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中“课程育人”的关键内容,是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育人作用的有效途径。学校将结合一流专业建设、金课工程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,引导各专业、各课程、各教师在做好解惑、授业同时“传好道”,通过开展“专业思政十百千计划”,即在三年内建设十个“专业思政”示范专业、百门“专业思政”示范课、千名教师参与“专业思政”教育,切实形成全员育人、全过程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。

余敏明总结到,“课程思政”建设是有效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的关键举措,也是切实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、价值引领的重要抓手。开展思政课程建设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原本属性和基本内容,更不是说把专业课都建成思政课程,而是充分发掘和发挥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和科学思维。老师在进行专业教育同时,给学生价值引领及精神指引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均应本着对学生负责态度,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育人队伍的一员,正己化人,真正地为国家、为社会培育好人。他指出,“课程思政”建设是系统工程,要做好实施方案等顶层设计,充分运用校内外育人平台,做好职能部门、教学单位间的协同配合,引导各专业、各教师广泛参与、深度改革,切实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,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国家需要、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上一条:周激流到电子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

下一条:学校召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专题会议

关闭

航空港校区 |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|邮编:610225 |电话:028-85966502

龙泉校区 |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|邮编:610103 |电话:028-84833333

版权所有 ©2021-2023  350vip葡京新集团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川公网安备 蜀ICP备CA230000000401795880001